4月26日,咸宁姚志红、黄新阶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来到通山县镇南中学,开展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的“送教下乡”活动,来自通山县直学校、各乡镇中学共四十余名教师齐聚镇南中学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化学科学探究”大框架范围内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讲授的四节实验探究课。
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对咸宁姚志红、黄新阶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工作室主持人、咸宁市教科院姚志红主任强调“送教下乡”活动的开展既是构建城乡教学互动机制,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共享作用,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真正成为本学科骨干教师的有效探索,落实“双减”政策、在教学实践中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通山县镇南中学孟慧老师的授课《探究石灰水与纯碱溶液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从一个最基础的复分解反应入手展开了本次的探究课题,尤其是在对使用中性的钙盐、钡盐这两种试剂除去CO32-,时候是否会对溶液中OH-造成干扰的时候,立即在课堂上用实验证明了当高浓度的Ca2+和OH-混合时也会产生白色浑浊,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亲手实验。
咸宁市温泉中学的徐佳老师从我们冬日里使用的暖宝宝这一生活化的物品引发同学们对其成分的深入探究。《暖宝宝的秘密》这一内容也正好切合了今年刚刚结束的黄、孝、咸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的实验探究题型,在问题驱动式任务下,将考题内容课堂化、理论知识现实化,学生们个个学习兴趣浓厚、探究的氛围贯穿着整个知识脉络。
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冯雨燕老师和赤壁市实验中学的孙凤丹老师虽然她们主讲内容都是《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但两人的授课各具特色。冯雨燕老师以一张试剂瓶口附着白色疏松粉末状固体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照片引发同学们的思考——“NaOH溶液变质了吗?”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所给的信息的帮助下,寻找问题线索,将探究程度逐层递进。孙丹凤老师则以“探究讨论”为开始,并以“探究评价”为主体,并配合以“查阅资料”。学生针对每个环节都相对应设计探究方案并亲自动手实验后得出相关结论。
四位老师的授课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获得了在场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次活动为大家创设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家门口就能零距离的聆听专家和名师的经验分享,与专家和名师面对面互动交流,也为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打开了新的思路。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黄新阶就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表示一堂好课贵在“真”,是优秀的课而不是作秀的课。在课堂上将知识情境创设得恰到好处,在问题的驱动下,启发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下让学生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中坚骨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教师的最好写照。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年代,拥有好的方法和强的能力者才能更好适应这个时代。作为教师个体,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加强总结,才能将方法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教授他们在今后生活、学习中用方法去获取宝贵的知识。
来源:初中化学名师黄新阶工作室 王胤琪供稿
编辑:王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