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赤壁融媒体中心作品获奖!“学习强国”2023年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揭晓

2023-09-25 11:53 云上赤壁  

9月25日,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办,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平台协助组织、共同实施的2023年春季、夏季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入选作品揭晓。其中赤壁市融媒体中心作品《覃修良:一个人一片林 守护青山40载》入选春季优秀作品名单。

征集活动中,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广大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踊跃参与、精心策划、深入采访,用笔头、镜头、话筒记录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传承和百姓的生活,用心、用情、用功采写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各省级学习平台对征集作品进行初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组织有关专家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连续8年给青年教师手写了270封信,上海松江这位校长太暖了!》《车厘子与佛手柑的约定:“汶川哥哥”回来了》《覃修良:一个人一片林 守护青山40载》《这,就是黄埔》《我自民间来》《写给春俤妈的一封信》等60件作品入选2023年春季优秀作品。

附作品链接:《覃修良:一个人一片林 守护青山40载》

创作手记:

呼应当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

赤壁融媒体记者 吕蓉

赤壁市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4.99%,面积115.92万亩,林木绿化率56.58%,森林蓄积量350.88万立方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丰富的林业资源是赤壁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护绿爱绿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为呼应这一大主题,我们决定通过选择官塘驿林场一位普通的护林员对山林的守望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个小个体的护林员代表了众多忠诚的山林守护者,他们默默奉献、日复一日地从事着护林工作,为保护绿水青山筑起了坚实的防护墙。

通过这个小切口,我们以一个普通护林员的视角,展示生态林业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个故事向公众传达护林员的奉献精神和付出,并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生态林业工作,共同守护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

在采访护林员覃修良前,我们跟覃修良所在的官塘驿林场领导沟通了采访事宜,但并未跟覃修良接触,在未打招呼的前提下,我们前往官塘驿林场红林山分场覃修良所守护的林区,做为一个普通的游客观察着覃修良——因为这样能获得更加真实的人物形象。当时,我们和众多游客站在芳世湾大桥桥头,感受着眼前美丽的山山水水,观察着蹲守在桥头、上山入口的覃修良与游客的一举一动。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段“你站在桥上看花看树看水看风景,护林员覃修良站在桥头看你”,和第一部分覃修良劝导游客的细节描写。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深入了解这位护林员的工作内容和他所面临的挑战。我们目睹他在森林中巡视、巡逻的艰辛,以及他如何监测森林火情,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我们也展示了这位护林员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关注。

整个采访,我们去了三次红林山林场。原因是覃修良确实不善于表达,整个采访过程中,他说得最多的是“还可以”、“习惯了”。比如说护林40年,从青春年少到暮年衰老,从一个山头辗转到另一个山头,他有没有感受到孤独或者疲倦;夜深人静一个人独守山林,会不会想家人……他都回答的是“习惯了”。我们在第二次前往红林山后开始撰写文字,写完后,很不满意,感觉没有把覃修良生活、工作的恶劣环境,还有他守护绿水青山的孤独,对比出来。第三次前往红林山,我们不仅随覃修良重走了一遍他巡林的线路,还前往了他以前的住处,体验他居住地生活环境和工作。

《覃修良:一个人一片林 守护青山40载》最后成稿,以真实的记录方式呈现,通过文字记录覃修良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景。这种直观的记录方式使人能够亲身感受到他所面临的困难、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对环境的关注,展现他的价值观、信念和情感,让人更好地理解他作为一名护林员的内心世界和动力来源。

同时将自然景观融入到叙事中,通过美丽的自然风景,展示了森林生态的壮丽之处。这种环境的呈现让人更加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加深了对覃修良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文章通过展示覃修良四十年来的守护工作,这种长时间跨度的呈现也能够更好地展示他对工作的长期执着和付出,同时也展示了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传达了生态林业的价值和意义。让人感受到覃修良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激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关注。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以描写护林员覃修良40年来守护青山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具体的细节和描写展现了他的职责、坚守和热爱。文笔平实、朴实,情感真挚,给人一种亲切感和共鸣。

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真挚的叙述,展现一位护林员40年来坚守岗位、守护青山的故事。文章所描述的护林员的坚守和热爱,呼应了当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弘扬了勤劳、奉献和责任的精神。

审核:吕蓉

编辑:熊锦芳

https://img.cjyun.org/a/10138/202309/615707a8de60e4ed40483277dd3ad23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