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正值第30个“世界读书日”,赤壁市将全民阅读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文化浸润与法治宣传双轮驱动,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新时代和谐基因。从书香四溢的社区活动到科技赋能的综治中心,从志愿者的温情服务到精防医生的心灵守护,赤壁市正以创新实践诠释“平安”与“文明”的共生之道。
文化之力筑牢平安根基
古城赤壁书声朗,最美人间四“阅”天。余家桥乡举办以“书香满赤壁 阅读‘悦’美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政民共读、分享,于手工DIY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图书馆里,一群“小探险家”穿梭在新书展示区、电子阅览室之间畅游书海;车埠镇中心小学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活动,筑牢青少年安全意识,助力平安建设;著名文学作家南门太守(陈忠海)亲临赤壁市实验中学,品三国风云,悟历史智慧,赞平安赤壁……一场场读书主题会在赤壁滋养文明初心,凝聚平安力量。“诵读经典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赤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阅读已成为赤壁市民提升素养、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
系列活动背后,是赤壁市将文化软实力融入平安建设的战略布局。近年来,该市通过“平安赤壁”微信公众号、云上赤壁专题专栏等媒介,广泛宣传法律知识与安全理念,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覆盖社区、学校、企业等多个领域。读书日活动更创新形式,结合“村湾夜话”“小区圆桌会”等载体,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情景剧、三句半等通俗表达,让国家安全、反诈骗等知识深入人心。
科技赋能织密安全网络
文化浸润之外,赤壁市以科技手段筑牢平安防线。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信访、调解、法律援助等24个部门职能,形成“访-调-仲-诉”全链条机制。2024年,该中心15个行业调委会成功调解纠纷2220件,“坐诊”法学专家对13件重大矛盾纠纷和重大信访积案进行了化解。
4月12日20时许,赤壁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其老伴邹某清晨出门爬蒲纺大尖山未归。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加之天气寒冷,家属心急如焚,请求公安机关帮助寻找。赤壁公安空地联动,用警用无人机助力搜救出七旬老人。这是赤壁市利用科技治理,提升群众安全感的生动注脚。
赤壁市数字治理同样成效显著。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模式,赤壁市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联通政法应急指挥系统与舆情分析系统,实现风险隐患智能预判。全市248个重点区域通过“雪亮工程”实时监控,线上平台“有呼壁应”纠纷化解率达98%,群众诉求实现“指尖响应、闭环处置”。
多元共治谱出美好生活
平安建设的核心在于“人”。赤壁市3000余名“红袖章”平安志愿者穿梭于大街小巷,2024年累计发现治安隐患230余起,调处矛盾80多件,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而在精神卫生领域,精防医生陈玲的故事尤为动人。她以六本笔记记录患者动态,24小时待机倾听求助,用温情化解偏见,帮助社交恐惧症患者重拾生活信心。“精神世界的荒原上,爱是最顽强的种子。”陈玲的坚守,正是赤壁市“平安+健康”双轨并进的缩影。赤壁市的平安建设始终以问题为导向。
今年一季度,该市开展“雷霆行动”“打击扒窃犯罪专项行动”等专项整治,破获刑事案件97起,查处行政案件295起,社会治安显著改善。同时,通过“四调联动”机制(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警民联调),2024年排查矛盾隐患1700余起,85%在基层一线化解。
“平安建设不仅要靠铁腕治理,更需文化滋养与人心凝聚。”赤壁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内涵,推动全民阅读与安全教育常态化融合。
从书香浸润到科技护航,从志愿者的红袖章到精防医生的笔记本,赤壁市正以多元共治的实践,书写“平安中国”的县域样本。正如市民在广场夜舞中的笑语、学子在主题班会上的誓言,这座城市的安宁与幸福,早已融入每一页翻动的书声与每一次温情的守护之中。
通讯员:舒永前
审核:吕蓉
编辑: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