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2025年是“干部素质提升年”,要聚焦干部培养工作,推动干部队伍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实现能力素质大跃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筑牢信仰之基,以思想“铸魂”校准行动航向
思想素质提升是“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核心引擎,如同根系深扎沃土,唯有信念坚定、认知清醒,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稳立潮头、担当重任。思想素质的提升,首在铸魂,要以党的理论思想为“精神灯塔”,推动干部在深学细悟中把准政治方向,将“两个维护”融入思想血脉,让“国之大者”与“民之小事”在认知坐标系中同频共振。要引导干部跳出“舒适区”、挣脱“思维定势”,以“归零心态”拥抱新发展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中更新知识结构,在“置顶民生”与“胸怀全局”的双重维度中校准价值坐标。当“人民满意”成为思想刻度,当“高质量发展”成为行动自觉,干部方能在复杂矛盾前站稳立场,在利益权衡中守住公心,让决策更有温度、执行更有力度。
二、锤炼过硬本领,以实干“赋能”提升能力水平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提升干部素质,关键要在实干中摔打锤炼,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要在“干”中磨意志。实干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俯下身的担当。要深入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项目攻坚的一线战场、服务群众的基层窗口摸爬滚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啃下“硬骨头”,在反复淬炼中锻造“铁肩膀”。要在“效”中见真章。实干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与发展的高质量上。需树牢“结果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少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效率解决问题,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狠抓落实,让实干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涵养清风正气,以作风“塑形”树立良好形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干部素质提升既要“强筋骨”,更要“正衣冠”,要让纪律作风成为干部队伍形象的“明信片”。要拧紧“思想阀门”,纪律的“螺丝”越拧越紧,作风的“根基”才越扎越牢。要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警示教育“敲警钟”、纪法培训“明底线”、谈心谈话“扯袖子”,让干部从思想深处敬畏纪律、尊崇规矩,破除“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以“心有所畏”促“行有所止”。要织密“制度之网”。纪律作风建设既要靠自律,更要靠他律。要扎紧制度笼子,建立“日常监督+专项督查+群众评议”的立体化监管体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严守纪律、作风过硬的干部“树标杆”,对违规违纪者“亮红灯”,让“讲纪律、重作风”成为干部队伍的行动自觉和价值追求。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干部素质提升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能力的淬炼、作风的重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干部当以“提升年”为契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