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陪同来赤壁参加“高校英才赤壁行”活动的8所高校120位师生,走进赤壁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参观中国青砖茶未来实践展示馆。
馆内醒目的位置展示有毕淑敏老师的大幅照片,显示屏上也滚动播放着毕淑敏老师的视频。
我和师生们分享了毕淑敏老师与赤壁的情缘。
那还是2012年5月21日—22日,笔者有幸全程陪同毕淑敏老师应邀来赤壁参加“中国著名作家写赤壁”采风。参观了三国赤壁古战场、陆水湖、羊楼洞、三峡试验坝、万亩茶园等,在领略了赤壁的秀山丽水之后,在这里喝到了地道的砖茶,毕老师不由得感慨万千,十分激动,深情地说:“喝到第一口,我的泪水就忍不住流下来,我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随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那时砖茶的味道让我铭记一生。”
当她听说我曾在沿海工作了多年,又回到了家乡时,挺感兴趣。她说赤壁是个好地方,是不是感觉生活特别舒适,是不是回来的感觉很好?我说是的,回到家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她聊到了生存的意义,活着的价值。她说活得越简单越轻松越自然越好。听她一席话,整个人仿佛轻松了很多。
为什么一杯普通的砖茶会让毕淑敏老师如此感慨并且铭记一生?这和她的一段经历有关。1969年,17岁的毕淑敏应征入伍,来到了位于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处的阿里高原当兵,担任部队的医务工作,这里空气稀薄、缺氧,与她同去那个部队的有5名女兵,当时可以说是破天荒。
毕淑敏在这里当兵时间长达11年之久,11年间,在这个称之为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了好多战友倒下了就没有站起来。那是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啊,为了祖国的安宁,他们永远长眠在雪域高原上。
在寂寞的军营,在风雪交加的边防哨卡,许多时候,一杯砖茶温暖着战士的身体,一杯砖茶陪伴战士走过边关岁月,同时也伴着毕淑敏走过那些青春的日子。在艰苦的生存环境,寂寞难耐的高原,生命和理想、军人的天职在这里闪烁着高崇的光芒。
这段经历,成了她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成了她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段落,而“川”字牌砖茶,也因此成了她记忆中永远的温暖。
当年毕老师的丈夫芦先生也一同来到了赤壁,他非常谦虚、和蔼,每当有镜头对准他的时候,他总是说,你们拍老毕吧。一个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也同样伟大。说到丈夫,毕老师总是一脸的幸福:“我父母觉得他是个好同志,我也觉得不错,就在一起了,我们谈了五年的恋爱。我家庭生活挺幸福的,我跟我先生有点小分歧也是在买什么东西、刷个碗上。我儿子小时候说我是‘清政府’没原则,总签订不平等条约。我觉得那些小问题根本不需要搞得剑拔弩张。”
毕淑敏笑言,换在这个时代,肯定是个“剩女”。“我年轻时是个特别迟钝的人,讲话少,很沉默,觉得那些事情都不是一个女战士该想的事。当时,很多战友都在偷偷地谈恋爱,忙着给心仪的男生织毛衣。我当时是班长,真的是严格执行部队不许谈恋爱的纪律。”战友们谈情说爱、物色如意郎君的时间,毕淑敏常常在雪域高原仰望星空,想人为什么活着?我这一生该如何度过?如果明天死了,我要交代些什么事情……
芦先生回忆说:“我对毕淑敏的第一印象,既不是她的容貌,也不是她的才气,吸引我的是她的神情,那样一种不属于年轻女孩的镇定和平静。我后来问过她,你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她说,可能是在西藏太寂寞了太枯燥了,天天看着单调的雪山和一动也不动的云,人就呆若木鸡了。”
赤壁采风活动结束后,2012年7月24日,毕淑敏老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散文《洞茶》。
文中写道:“......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灼痛了我的舌,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润泽了我的脑,是我无声的知己。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沟痕标记的朋友。我丢失了它,遍找北京的茶庄也不见它踪影。”
随后,她又写道:“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市古称蒲圻,有个老镇羊楼洞。此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遍植茶树。因地名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山上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
可见其对羊楼洞砖茶记忆之绵长,爱之深切,理解之透彻。曾经的日月相随变成终生难忘。所以我想,这也许就是人们所常说的“魂牵梦萦”吧。
羊楼洞砖茶从它出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背负起历史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和连接世界的使命。从羊楼洞万里茶道源头出发,越过万水千山,一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故事,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饮品,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它成了人类的朋友,也成为今天赤壁市创建全国文明市、冲刺全国百强县、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张名片。像毕淑敏这样钟情于茶、敬爱于茶、情系于茶的砖茶情结,让我们感动!在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思考该做点什么呢?
2016年3月24日赤壁市领导在北京为毕淑敏颁发“赤壁市荣誉市民”证书
2021年10月20日毕老师为赤壁市题写:“每当喝到赤壁青砖茶,心中温暖感动!”
2022年7月2日《咸宁日报》记者和笔者访谈毕淑敏老师
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生,山东省文登人。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 《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毕淑敏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作者 宋锦来)
来源:赤壁楚风
编辑: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