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健康体重行动” | 慢病人群体重管理:在控病与控重间找到平衡

2025-08-06 09:08 云上赤壁  

赤壁融媒体记者 钟子豪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病患者来说,体重管理更是与病情控制息息相关的健康课题,因此,慢病人群体重管理要在控病与控重间找到平衡。

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门诊,主治医师沈炯经常遇到因体重管理不当导致病情波动的患者。“慢性病与体重就像‘孪生兄弟’,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沈炯解释,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管压力,加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发展;体重过低又会降低身体机能。

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治医师沈炯:很多慢病人群认为瘦了病就会好转,但这是误区。之前有位患者,每天只吃蔬菜不碰主食,坚持一个月瘦了快10斤,体重是降了,可血糖控制不住,还出现了电解质紊乱,反而让病情更严重。用错了方法,就算瘦了也会伤身体,体重管理,安全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饮食管理是慢病人群体重控制的基础,且需根据疾病类型精准调整。沈炯结合临床经验指出,不同慢性病患者的饮食调整各有侧重,糖尿病患者应减少精制糖和高GI食物,增加膳食纤维;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盐分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肾病患者则要遵循低蛋白饮食原则,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赤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治医师沈炯:慢病人群的饮食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方案。不同慢性病对营养的需求不同,要在保证身体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调整饮食结构,平衡营养摄入与体重控制。

运动是体重管理的重要手段,但需“量力而行”。沈炯建议,慢病人群更适合快走、太极拳、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运动前需监测血糖、血压,指标异常时应暂停运动,运动中若有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治医师沈炯:运动的目的是改善代谢,慢病人群运动,千万别追求强度和速度,温和且能长期坚持的方式更合适,要细水长流,才能真正帮到身体。

除了生理层面的管理,心理支持也是慢病人群体重管理的“隐形支柱”。沈炯在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存在越焦虑越暴食,越暴食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治医师沈炯:很多患者把体重秤上的数字当成唯一标准,其实吃好饭、睡好觉、心情好同样重要。要关注自己的情绪需求,遇到压力多和医生、家人聊聊,慢慢养成规律的习惯,而不是和食物较劲。

慢病人群体重管理是病情防控的助力而非负担,需要患者、医生与家庭共同努力,用科学的饮食规划、适度的运动节奏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作为支撑,在控重与控病之间找到平衡点,稳步提升生活质量,为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审核:王诚

编辑:李淑岚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a/10138/202508/c881799ebf2234b94080f25b9086a190.jpg